食堂阿姨温情叮嘱,戳中毕业生泪点
发布时间:2025-06-22 13:05:44来源:

6 月 20 日,在吉林省延边大学 2025 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出现了温暖且令人动容的一幕。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的刘晓梅阿姨作为服务育人代表登上发言台,她朴实真挚的叮嘱,让台下众多毕业生眼眶泛红,潸然落泪。
刘晓梅阿姨来自二食堂一楼宝哥风味砂锅居档口 ,当她身着工作服走上台时,台下瞬间响起热烈掌声。她略带紧张却满含深情地开口:“对,是我,二食堂一楼宝哥风味砂锅居档口的阿姨,也是后勤保障处饮食服务中心的一名职工,我叫刘晓梅 。”
在发言中,刘晓梅阿姨细细回忆起与学子们相伴的四年时光。清晨,窗口前学子们带着困意,礼貌又稚嫩地请求 “阿姨多加点饭”;深夜,为备战考研、挑灯夜战的学子加菜时,看到的那一双双疲惫却坚毅的目光;还有学生们悄悄放在档口,给食堂阿姨们的贴心果茶;日常打饭时,那一声声甜美的 “姐姐”“阿姨” 称呼 。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点滴,却是刘晓梅阿姨在平凡工作中收获的珍贵温暖。
她饱含关切,再三叮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外卖再方便,也不如自家饭菜干净;加班熬夜别总吃泡面;难过委屈别硬扛;无论多忙都要好好吃饭,保重身体!” 一句句质朴的话语,满是生活的烟火气,却又似母亲般温柔细腻,承载着四年如一日的守护与关怀 。
当被学生问起 “为什么您的服务态度总是那么好?” 刘晓梅阿姨曾微笑着回答:“你们离家远,一份饭菜、一个微笑,能让你们感受到如家的温暖,我就满足啦 。” 正因这份将学生视若家人的真心,她的档口总是充满欢声笑语,被学子们亲切地称作 “揣着小太阳的地方” 。
毕业前夕,刘晓梅阿姨所在的后勤团队用实际行动为毕业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们连夜加班,包制了 15000 个饺子。在东北,饺子有着特殊的寓意,这不仅是传统习俗的延续,更是全体后勤人员 “育人无声” 的深情奉献。他们用一日三餐的温度,默默见证并参与了学子们的青春成长 。当毕业生们接过这份沉甸甸的 “毕业饺子” 时,许多人红了眼眶,这份带着温度的食物,早已超越了本身,化作青春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抹滋味 。
刘晓梅阿姨的发言视频经延边大学官方抖音号发布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截至 6 月 21 日傍晚 6 时许,两段演讲视频总点赞量已超 40 万,人民日报、央视等各大央媒也纷纷转发,让这份来自食堂阿姨的温情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
在评论区,网友们也被深深打动。有人感慨:“阿姨年轻时也是秋雅级别的校花”,赞叹阿姨的风采;有人夸赞:“阿姨不光厨艺好,记忆力也好,全程脱稿”,钦佩阿姨的用心;还有人称赞:“这是延边大学最好的名片”,认可阿姨发言背后学校的人文关怀 。
参与毕业典礼的学生们也分享了他们的感受。一名大二学生,同时也是毕业典礼演唱的参与者表示,他常去二食堂吃饭,对刘晓梅阿姨做的风味砂锅情有独钟,早就熟知阿姨。他认为阿姨此番发言爆火并不意外,“因为用心说的话,大家彼此都能产生共鸣,肯定能打动人心 。” 另一名学生虽不认识阿姨,但每天在食堂都能碰面,阿姨做的饭菜美味可口。此次阿姨的发言,让他真切感受到了那份藏在日常饮食中的关怀 。
延边大学邀请食堂阿姨在毕业典礼发言,这一创新且暖心的举动,打破了传统毕业典礼的常规模式,让后勤人员走到台前,让校园里那些默默付出的身影被看见、被尊重。它不仅体现了学校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更让学生们在离校之际,收获了一份来自校园最质朴、最纯粹的关爱,带着这份温暖与牵挂,奔赴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远方 。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